我的喜樂不見了
- 詳細內容
- 發佈於:2016-10-16, 週日 14:40
- 作者 陳朝欽 牧師
- 點擊數:713

您快樂嗎?您喜樂嗎?有人把快樂和喜樂看成一樣,有人將快樂是一時的、外顯的、情緒的歡愉,而喜樂是長久的、內外的、心靈的愉悅。有人以得到想要的就會產生快樂,得不得的到想要的都不會改變歡喜的心情叫作喜樂。但不管怎麼分類,您到底喜不喜樂呢?
其實,很多人不喜樂。即使他/她說自己相信耶穌、也有讀經、也有禱告;但是,還是不喜樂。只是,不想講出來罷了!然而,我今天要告訴各位,基督徒應該都要喜樂。為什麼我不喜樂呢…
全心專心事奉神
- 詳細內容
- 發佈於:2016-09-11, 週日 17:45
- 作者 陳朝欽牧師
- 點擊數:1361

今天是年度第二次信徒大會,我們要進行選舉下一任長老和執事的任務。其實,事奉主是每一位主的門徒所當擺上的責任,然而,教會的聖工繁瑣,每個人的恩賜不同,因此,聖經才設立長老、執事的職務,這不是階級而是依聖工分類需要有專人來負責。這樣可以讓傳道人專心祈禱、傳道、關懷在信主和未信主的人身上。因此,每個耶穌的門徒都要在教會找到服事主的定位,每個人在教會中都是很重要的,因為教會是門徒連結起來的生命共同體。事實…
為何我不喜樂
- 詳細內容
- 發佈於:2016-10-09, 週日 18:35
- 作者 陳朝欽 牧師
- 點擊數:1301

您快樂嗎?您喜樂嗎?有人把快樂和喜樂看成一樣,有人將快樂是一時的、外顯的、情緒的歡愉,而喜樂是長久的、內外的、心靈的愉悅。有人以得到想要的就會產生快樂,得不得的到想要的都不會改變歡喜的心情叫作喜樂。但不管怎麼分類,您到底喜不喜樂呢?
其實,很多人不喜樂。即使他/她說自己相信耶穌、也有讀經、也有禱告;但是,還是不喜樂。只是,不想講出來罷了!然而,我今天要告訴各位,基督徒應該都要喜樂。為什麼我不喜樂呢…
宣教見證--跟隨主行
- 詳細內容
- 發佈於:2016-08-28, 週日 17:08
- 作者 黃思婕姊妹
- 點擊數:737

一、第一次的呼召:從小我們就與外國宣教士結下不解之緣,記憶中約在國三升高中那年芥菜種會的唐華南牧師夫婦陪同一位來佈道會的外國牧師到我們家,那位牧師在離開時請唐牧師告訴我說:「你以後會去宣教。」那時牧師給的經文是馬太福音二十八:19~20。我將它忘了,對我來說離我還很遠。
(一)看世界大於神的國度:高職畢業後,我便開始工作,半年後我進入金融業,生活與信仰上的衝突越來越多,而同事的邀約也不能一直拒絕,…
耶穌看見人的信心
- 詳細內容
- 發佈於:2016-09-25, 週日 18:18
- 作者 朱玉貴執行長
- 點擊數:746

從今天的經文中,我們看見肢體彼此照顧與耶穌赦罪的能力。耶穌看見人的信心中的教導有:
一、主耶穌對信心的教導:信心的行動是會帶來冒險也是獲得在眾人面前作見證的機會。在這裡主耶穌欣賞這些朋友的決心,癱子和他的朋友們為了要見耶穌,他們經歷阻擋,因為人多。他們卻一起努力想盡辦法接近耶穌。耶穌在這裡看見了他們的信心、堅持以及無私犧牲。在現實生活面對信心考驗時,通常是充滿敵意的眼神和惡意批評的環境,並…
土壤與種子
- 詳細內容
- 發佈於:2016-08-21, 週日 11:18
- 作者 黃丁和傳道
- 點擊數:760

前言
本卷書會被放在新約中的第一卷不是他是最早寫好的一卷書,而是他從亞伯拉罕開始說起。整卷書是分別介紹了耶穌的出生、屬靈的裝備、公開傳道、十架捨身。在十三章之前都是對門徒們的教導,在對群眾講這比喻的當時耶穌以湖邊的船為講台,面對著海岸附近的田地,有農夫正在撒種,於是耶穌就藉著大家都看得見的撒種人、種子及土壤作為教材。以下我們分別來看耶穌對群眾的訓勉:
一、路旁的土
道路是農夫經常在…
呼召的意義
- 詳細內容
- 發佈於:2016-09-18, 週日 18:07
- 作者 陳蕣方師母
- 點擊數:1114

以賽亞書在整部聖經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般聖經學者都認為,他是聖經中的小聖經,因為這卷書範圍很廣,整卷書卷有66章,他講預言、信息和歷史。今天我在這裡引用以賽亞書第六章,講到他自己的經歷,蒙召的經歷。今天我們所讀的這段經文這簡短的信息,也是神對我們的呼召,期盼也有人像以賽亞一樣答應神的呼召。
我想透過這段經文來和大家分享與思考呼召的意義:一、生命的轉機與改變。二、奉獻,接受差遣。
一、生命的轉機…
有影響力的父親
- 詳細內容
- 發佈於:2016-08-14, 週日 10:34
- 作者 陳朝欽牧師
- 點擊數:913

今天是教會聖餐主日,是我們兩堂聚會變成一堂聚會的日子,由於大家各參加一堂,不容易認識其他人,希望透過這個機會可以認識其他的會友。另外,這也是全家大人小孩一起敬拜上帝的時間。讓孩子從小學習大堂的敬拜,一生不會偏離神的家。
在這當中,身為父親的就要扮演很重要的影響力了,要先在家中告訴孩子聖餐的意義,也就是家庭宗教教育。父親的影響力有多大呢?在美國1998年6月的《parents》雜誌中,父親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