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得人的漁夫
- 詳細內容
- 發佈於:2016-07-03, 週日 09:35
- 作者 傅赤峰牧師
- 點擊數:1189
前言
你是否想過上帝在你生命中的呼召是什麼呢?大多數基督徒一輩子都在思索這個問題。神對於每個人的呼召都不盡相同,例如:幫助弱勢孩童完成家庭作業、帶領一個查經班、或是在學校裡組成一個代禱的小組、探望醫院裡的病人,幫助他們的家庭。
一、 上帝的呼召型式
上帝的呼召有很多種,為的是要讓他的兒女做光,照亮他們所處的環境。但不是每個基督徒都必須肩負著這麼多的呼召;上帝會按照我們所領受的恩賜,給予不同的呼召。聖經裡還提到了其他來自上帝的呼召,例如:承諾一生跟隨耶穌 (腓力比書3章12到14節)、我們在品格及行為上要更像耶穌,更多的委身在教會裡(以弗所書4章13節)、更愛我們的主,且愛人如己 (馬太福音22章36到40節)、順服耶穌基督,我們生命中的主(路加福音14章25到33節)。當我們看到上帝在基督徒生命中的這四個呼召,再看看自己經歷的挫敗,我們或多或少感受到那沉重的壓力,甚至沮喪。但我們不能氣餒,因為上帝不是要呼召我們成為完美的人。只有耶穌是完美的,因此我們才這麼需要耶穌。
二、 受呼召的彼得
今天的信息是上帝的呼召和順服的跟隨耶穌,我會藉著彼得的故事,來和大家分享。他是耶穌的第一批門徒,透過他的故事,我希望各位都可以在跟隨基督的道路上重新得著鼓勵。馬太福音第一章裡,有一位名叫西門的人,跟他的兄弟安得烈都是耶穌呼召的第一批門徒。他們是住加利利海邊,西門和安得烈都是漁夫,生活環境不怎麼好,他還有個綽號叫做「雷霆之子」,我猜可能是因為他的脾氣不太好。從聖經裡,我們可以知道,在所有的門徒裡,西門是一個非常直率的人。有一次耶穌進到了彼得的船上,這是他們第一次見面。在船上,耶穌向眾人傳講神國的道。結束後,祂叫西門把船開到水深的地方撒網捕魚。西門已經抓了整個晚上的魚,卻沒有任何的收穫,但他仍按照耶穌的吩咐去做。這一次捉到的魚,卻多到幾乎把他的網子撐破了,這對彼得來說是多麼震撼啊!之後耶穌就為西門取了個新名字,就是彼得。他在耶穌身上看到能力以及權柄,也知道自己是個罪人。他請求耶穌赦免他,而耶穌告訴彼得,他要讓彼得成為得人的漁夫。彼得接受呼召,決心跟隨耶穌。這就是耶穌對彼得的呼召;祂踏入彼得平凡的生命中,呼召他跟隨。
彼得知道耶穌是個特別的人,但要真正的認識耶穌,是需要時間的,也會遭遇到挫敗。馬太福音第14章,我們可以看到,儘管彼得個性有話直說,但他是耶穌最喜愛的門徒之一。他對自己追隨耶穌的渴望充滿信心,即便這份信心也曾給他帶來麻煩。馬太福音16章裡,耶穌直接了當的問門徒說:「人們口中的人子是誰?」耶穌問的是一般百姓的想法。門徒有的說是施洗約翰,也有人說是以利亞,或是某一位先知。耶穌接著又問了一樣的問題:「你們認為我是誰?」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經文裡看到彼得是唯一回答的門徒。他說:「你是彌賽亞,你是永活神的兒子。」這是彼得對於耶穌身分的宣告,而耶穌也回應證實了彼得的宣告。耶穌對彼得說,他會在這磐石上建立他的教會,是死亡的權勢不能夠戰勝的。耶穌所說教會並不是教堂或是建築物,而是一群人。這個教會的人,都會做出跟彼得一樣的宣告:「耶穌是彌賽亞,是永活神的兒子。」在馬太福音26章75節,彼得意識到自己三次不認主,就痛哭起來。他宣告的彌賽亞被逮捕,準備處刑。他背叛了他最愛的人。耶穌很清楚,三天之後希望的曙光即將乍現。
三、 耶穌的大使命
馬太福音第28章,耶穌最後一次將門徒聚集在一起。祂已經勝過了十字架上罪惡和死亡的權勢,並從死裡復活,再度站在門徒面前。門徒心中再也感受不到孤單害怕。耶穌勝過罪和死亡,也被賜與了掌管天地的權柄。祂站在門徒面前,包括曾經不認祂的彼得。儘管他們曾經讓耶穌失望,但耶穌仍然相信他們,並且將使命託付給門徒,要他們用一輩子的時間去完成。祂要門徒到各地去,帶領萬國萬邦的人信主,並以聖父聖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教導他們遵守耶穌的誡命,述說他的生平事蹟。耶穌知道,祂復活之後,一切都不再一樣了,也不該因為彼得不認主而論斷他。祂原諒了彼得。此時彼得滿有能力,肩負著主的呼召,他將到各地去,傳揚彌賽亞、永活神的兒子的福音。你有沒有想過上帝對你的呼召是什麼呢?我相信只要我們願意聆聽並且順服,神會帶領我們成就不平凡的事。很多人可能會說:「上帝怎麼可能會使用像我這樣的人呢?」但我們看看彼得,他是個平凡人,但卻成為建立神的教會的磐石。
結語
從今天的分享的故事,我們可以在彼得身上,看到自己跟隨主的歷程。最重要的一點是,有些人確實是被呼召前往外國傳福音,但我們也可以將福音帶給住在對面的鄰居、學校、或是我們工作的地方。我們也是使徒,將耶穌的愛帶給還不認識耶穌的人。身為門徒,我們要愛上帝、愛每個人、並且活出基督的樣子。我們接受上帝改變我們,身邊的人也會被改變。我們向還不認識耶穌的人分享祂的愛,他們將會感受到這世上少有的美善。耶穌被賣的那個晚上,可能是彼得最後一次看到祂了。他大可因為自己不認主而逃得遠遠的,永遠不再見到耶穌。但彼得沒有這樣做。上帝差遣彼得,經歷試探、困難,甚至死亡。今日祂也差遣我們在座的所有人。我們是否願意聽從,並付諸行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