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趕冷漠的靈
- 詳細內容
- 發佈於:2016-05-29, 週日 08:53
- 作者 陳朝欽牧師
- 點擊數:2566
德雷莎修女曾經說過:「愛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漠不關心)。」不知道您贊成嗎?當你恨一個人,代表你保有與他相當的關聯,所以他的一舉一動會讓你非常的難受,甚至觸發你的反擊。神不喜歡我們恨人,耶穌進一步提出恨人同等於殺人的,但是我認為相較於恨人如同殺人,冷漠其實更是可怕,冷漠的人雖然沒有出手,卻是站在旁邊看人慢慢地死去。這種說法可不可怕?
今天人與人之間最可怕的就是冷漠,因為太多暴力新聞、非法、利用愛心的詐騙手法,人人自保的心態已經流竄到教會裡面了。有人用很苛責的話描述教會中其實早已冷漠四橫,人與人關係非常的淺薄,我們急急忙忙的趕到教會做禮拜,唱唱詩歌,聽聽信息。若今天教會給我的服務讓我覺得舒服,我就多給上帝一點小費,因為他的僕人使女們讓我很滿意。若今天的服務不太好我就不給小費,讓上帝好好檢討檢討。我很喜歡耶穌的愛,但是我不喜歡耶穌的身體(教會)。
冷漠的表現行為:您會發現到在教會中如果和他/她不熟,他們就會表現出:欠缺人情味、對人對事莫不關心、有排外的防衛心態、不容易與人溝通或表達想法、沉默寡言、冷淡無情的表情或態度、不動聲色、態度冷酷無情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兄姊在教會中呢?
冷漠不沾鍋:每週維持與教會不近也不遠的距離,也許認識的人不會超過10個,甚至更少,但是至少出他會現在教會裡。卻也不想進入所謂的小組或團契,因為那會多佔據時間,並且有一些讓人覺得噁心的流程:例如:破冰遊戲、4W、互相分享需要啊!還要冒著不知道跟什麼樣的人在一組的風險,所以明哲保身,保持距離以策安全。這是性格上的冷漠。
受傷的冷漠:這樣的人多是有理想、有抱負的兄姊,很積極也很火熱,甚至有一段時間還是教會的核心人物。他們一些所謂的教會問題(通常臆測或聽到鄉野傳奇),或有一些真的教會的問題、做事方式讓他們很不舒服,累積一段時間後,也許有向上呈報卻沒下文,或與高層溝通的結果都不良,要不是高層者實在冥頑不化,就是自己堅持改革而變成無理取鬧(通常這個佔6-7成),反正都斷定是教會出了問題,心中非常不滿,然後就退縮當個不服事、不發聲的信徒,最糟糕就是離開教會。我覺得這是溝通及靈命不成熟所產生的冷漠。
理性型的冷漠:這是以理性自居,不莽撞,也不積極對抗教會。他們多是知識份子,知道衝撞沒有好結果,連武力強大的羅馬政府都無法扳倒教會,所以當然要冷處理。感謝主,在現代各樣教義與牧養教會理論中找到了他們可以接受一條出路,例如:當教會推動3X3、敞開小組、各種教會增長策略時,他們不反對卻慢慢實行「反歪復正」的運動──也就是讓時間回到自己原來喜歡(習慣)的模式。當然他們也不會說討厭教會,反而高舉大旗要同心愛教會,並且強調作"真"教會的"真"門徒。這是一種很容易落入自以為義下虛假面具的冷漠。
以上幾種都是不健康的教會所產生的冷漠,我們應該把冷漠的靈從我們中間驅趕出去。
驅趕冷漠要有火熱的心:根據醫學報導:冷漠的人在很多方面像是一位曾經經歷過燒燙傷的人一樣:可能在他成長背景受過傷害而壓抑的時期、可能在他熱心愛主事奉時期、可能是她的夫妻關係或親子不健康時期、可能是他被欺騙或誤導或迷失時期…在那些過往他們受傷了。總之,他有一個特徵:在社交圈表現被動、退縮…只想自己一個人。但是在我們今天所讀的經文中卻不是這樣的教導「10) 愛弟兄,要彼此親熱;恭敬人,要彼此推讓。11) 殷勤不可懶惰。要心裡火熱,常常服事主。12) 在指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禱告要恆切。13) 聖徒缺乏要幫補;客要一味的款待。14) 逼迫你們的,要給他們祝福;只要祝福,不可咒詛。15) 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羅12:10-15)我非常喜歡這段經文,因為這是一間活潑、健康、喜樂的教會所應該有的真實表現:這裡用的希臘文都是進行式的分詞:親熱、推讓、火熱、服事、喜樂、忍耐、恆切、幫補、款待…都是一位正常基督徒不斷活出來像耶穌的生命。如何讓自己維持火熱的心呢?
看見需要:領受異象→什麼是異象,異象簡單說是看見一個時代的需要,因而產生強烈的想要解決或滿足需要的願景,這就成為一個人的夢想或所謂的呼召。如同這段經文所說「在指望中、患難中、聖徒缺乏、哀哭的人、逼迫你的人…」這些都代表著在您我周圍的人,他們有需要,只是您我看見了嗎?還是,我們只在意自己想要的、想改變的、想有空餘時間才參與的…。沒有看見需要的人是不會有動力產生行動的。
活出真愛:用信心超越眼見(林後5:7)→「因我們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驅趕冷漠很需要活出神的愛,因此,面對別人的冷漠我們要用信心而不要以眼光看周圍為什麼感受不到我的愛?仍然還很冷漠呢?我們要用信信活出愛。另外,過去那些曾經傷害我們的人、事、物…我們要用信心的眼光看見神在這些事上要我學會什麼?而不是埋怨或逃避或拒絕。我們要抓到一個核心:我們所作的一切事工都是為了回報神透過耶穌赦免拯救我們,所以,我們一生的使命就是活出神的愛來見證:這不是我的本性,而是神的生命和性情在我身上更新、改造我成為一位新造的人了。能夠活出神的真愛的人,絕對不會是個冷漠的人。他的愛是先從神而來,透過他流露給需要的人,所以,他的愛可以勝過冷淡和拒絕。
甘心付出:一切為主→耶穌的生命就是很習慣的充滿熱情。如聖經說(馬太.9:35-36「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他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耶穌不冷漠,耶穌不會認為各城各鄉的那些人不是祂的事,相反地,他憐憫他們!當我們擁抱基督的心,就是擁抱熱情了!
其實教會的模式本來就有千千萬萬種型態,有現代式的教會、有傳統式教會,有非傳統教會…有大的有小的,有安靜的有熱鬧的…。重點是:我們要回到教會最重要的核心內涵,就是您所處的教會,這個家的熱情能不能幫助您改變您的生命?福音的本質與目的就是要讓我們生命改變,讓我們變得更像神的獨生愛子耶穌。像耶穌一樣愛父神,愛世人,聖潔,溫柔有智慧。祈求聖靈的火將冷漠的靈驅趕離開我們教會,讓我們大家都為主火熱、大發熱心,給人溫暖但不要燙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