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真理的教會

迎向設教60週年,除了數算神過去的恩典之外,教會有沒有長遠的計劃呢?傳道部同心對美崙教會未來可以朝三個方向來努力:「培育門徒」、「宣揚耶穌」、「增生植堂」。「培育門徒」:真理與事奉的教育、「宣揚耶穌」:傳福音服務社區、「增生植堂」:人數增長而分殖。感謝神,已有一群積極渴慕成長的弟兄姊妹,知道台北有一間寧法神學院專門栽培教會渴慕追求又願意事奉神的兄姊,這是由夏忠堅牧師所籌辦的神學院,要幫助地方教會的會友接受裝備成為能夠建立「微型」教會的學校,上課的時間由學生以共同方便在一起的時間為主。而我們教會很高興能夠成為寧法神學院在花蓮上課的據點之一,這是教會邁向「裝備門徒、各司其職」重要的里程碑。讓我們教會真正落實我們的異象:「建立滿有恩膏的宣教教會」!

大家都知道:教會是一群信耶穌的肢體共同聚在一起敬拜、服事、成長…的團體,教會更應該是一群渴慕追求真理以及在聖靈中長進的群體。初代教會有一個群體位於庇哩亞地區的信徒,聖經給予很高的評價,庇哩亞的弟兄姊妹有什麼特色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呢?

1. 甘心領受先於活用──庇哩亞城是位於帖撒羅尼迦城西南偏西大約72公里的一個小城,"庇哩亞"地名的原意是"浸水",有可能那地方經常泡在水中,在那種的地理環境裏能有多大的經濟發展是可想而知的,當地很可能是一個卑微、貧窮、不起眼的城市。反觀"帖城"地名意為"勝利",古名是"溫泉",可知那是一個充滿朝氣、發展潛能很高的繁榮都市,在保羅傳福音時也扮演一個重要的據點。我們知道保羅在寫帖撒羅尼迦前書時,誇獎帖城的教會是「馬其頓和亞該亞所有信主之人的榜樣」(帖前1:7),這是相當特別的教會,聖經在此卻說庇哩亞的信徒比帖城教會的兄姊更「賢能」:意思指會友值得尊崇、心胸寬廣、不受過去思維所轄制。促使他們更賢能是眾人「甘心」「領受」保羅的教導。「甘心」是指他們的心胸是開明、沒有成見且是樂意跟在後面;「領受」是指沒有成見的、渴慕的、完全信任的吸收。庇哩亞的信徒是對於神的真理是充滿樂意學習和吸收的心態,這是他們能夠突破傳統或個人思考模式的特質。我們學到一個原則:想要活出討神喜悅和優質的生活,首先要先甘心領受神的真理,積極吸收和培育。

2. 天天查考正確使用──除了敞開心懷大量的吸收神的真理之外,庇哩亞的信徒大量吸收後回去就天天查考神的話語,從這裡可以知道他們不是盲從地、不經過大腦理性判斷的吸收,相反地,庇哩亞的信徒是「搜尋相關信息好像丟了什麼東西全心翻箱倒櫃一般地尋找和進一步了解」保羅所教導的是不是真實的、正確的!如此用心的考究目的是要在使用、運用、引用真理時是沒有錯誤的。可見,庇哩亞的會眾在追求真理上是非常謹慎的。

Ž3.  身體力行善加應用──庇哩亞的會眾不但殷勤查考神的話,他們還身體力行,應用真理在生活中,這是完整領受真理的表現。從渴慕吸收→查考搜尋→實踐應用,這三個步驟是徹底領受神的話語並且使神的話語化成內在生命的完整過程。「曉得」這個字是形容親密到可以瞭若指掌的契合關係,也是身體力行之後生命產生內化的感受。難怪聖經會稱許庇哩亞會眾是賢能的。換句話說,庇哩亞的信徒是在真理上結出生命果子的好門徒了,還有結出靈魂得救的果子,因為在v.12說在他們當中多有相信的人:包括希臘人、高貴、顯赫的男男女女…。除非眾人在生活當中看到、感受到信耶穌所帶來的能力、喜樂、平安並且活出信心的感染力,否則一般人是不會如此容易相信耶穌的。

教會60歲了,我們在信仰和聖經真理的裝備上還很需要加強的;讓我們全教會一起來接受真理的培育和裝備,每一個人不但可以更深地了解聖經的奧秘,更應該活出真理,使周圍的人可以從我們身上看見神的作為,這樣,我們必然會成為一位豐盛生命的見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