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與父母

一、前言

今天是母親節,我在這再一次的祝福在坐的諸位媽媽,永遠健康美麗,上帝的恩典永遠使你平安喜樂!媽媽您們辛苦了!今天也是我們教會的一年一次的兒童主日禮拜,現在教會的小朋友是有福的,他們除了有愛他們的爸媽外,還有我們兒主的校長老師愛他們,最重要是有看他們為寶貝的阿爸天父保抱他們,所以他們的父母親是偉大的。無論是古時候的父母或是現在的父母都有一個共同點是要給孩子最好的,像孟母三遷、現在的遷學籍都是如此的用心。我想在坐的媽媽們都有一套育兒經及無論小孩子他們多大了都還是掛念著小孩子們,這就是母愛的偉大。在今天這個特別日子我應該順應潮流再來介紹世上的母親的偉大,但我今天想帶各位來看看,身處這個世代的我們要如何做,及要如何知道我們的媽媽的需要,要怎樣做才能讓媽媽喜樂。

二、孝親的教導

首先我們來看我們中國人有所謂24孝、36孝的故事,我就舉幾個例子來說:有舜帝的孝範永垂(孝是毫無條件的)黃帝的後裔舜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他父親又聾又瞎,性情十分暴躁,母親則十分賢淑,使舜在母親的照料下,幼年過得相當美滿。但後來他的母親得了重病,不久離開人世,自母親去世後,他父親的性情變得更壞。後來父親取了繼室,生下了弟弟象。從此父親對繼母更加寵愛,而繼母是一心胸狹窄的人,常在父親面前說舜的壞話,使舜常被父親責打。但孝順的舜沒有因此而心生埋怨,仍然百般孝順。但繼母還是恐怕他會分去大半家業,因此常想把舜除掉。亦一次又一次設計陷害他。雖然繼母和弟弟的不繼怕害,但舜從不介意,當他二十歲那年,他的孝行傳遍千里,天子堯亦由地方官吏的推薦而得見舜,他亦非常讚賞他的為人,便把兩個女兒嫁給舜,而舜的孝行最終亦感動了繼母和弟弟,一家人最終和和樂樂的過日子。而堯亦禪讓給舜。在舜的治理下,國家得以興盛太平。第二個是純孝感君(指「孝」是當自己有福時,要顧及雙親)周朝時的潁孝叔,是春秋鄭國人,生平事母至孝。家裏有甚麼好吃的東西,都一定讓母親先吃。當時,鄭國君主莊公因為母后和弟弟叔段造反,十分悲痛,在平亂後,把叔段打入天牢,而太后則被放逐到城潁,並立誓「不到地下,不再相見」一日,莊公請潁孝叔作客,但孝叔竟不吃眼前的一碗美味的肉。莊公感到奇怪並問其原因,孝叔則表示當看著美味的肉時便想起家中的母親,母親從未吃過如此美味的肉,因此自己也不敢吃,並希望莊公能把肉賞給母親吃。當莊公聽到這番話後,突然顯得沈默悲痛的模樣。孝叔看見這樣便問個究竟,莊公便把母親和弟弟造反的經過說一遍,並把立誓「不到地下,不再相見」的經過告知孝叔。孝叔想了一會,便指出只要掘一個地道,在地道中相會不就得了嗎?莊公立刻同意並派人處理,結果莊公便在地道中與母后相見,和好如初。孝叔不但自己行孝,還感動國君孝母,後人都稱他為「純孝」。第三個是彩衣娛親(指的是孝順沒有老幼之分,也沒有終止的時刻。)老萊子,是周朝春秋時的楚國人,他自幼便十分孝順,在他七十歲時,兩老還健在。但兩老看見兒子日漸老去,便有自己已經去日無多的感慨。老萊子見狀,便想了一個辦法,老萊子把自己打扮成孩童模樣,蹦蹦跳跳的到了父母面前,一邊嘻嘻哈哈大笑,一邊做出孩童嬉戲的動作。兩老看到兒子滑稽的動作,樂得呵呵大笑,把煩惱憂悶都忘了﹗從此,老萊子在父母前絕不提老字,而且還常常扮成孩童模樣,使兩老得到快樂的晚年。以上都是中國古時候的教行,我相信現代版的孝行還是有且很多,記得前幾年電視新聞報導有位中年男士,背著媽媽上醫院的新聞受到大家的稱讚。

而在聖經新舊約中也有多處講到孝,最早的是將孝當做誡命,摩西十誡中的第五誡也就是出埃及記20章12節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而在此的「孝敬」又有「使其尊榮」、「照顧」、「敬重」、「順從」(申命記21章18-21)四種意思。利未記19章3節「你們各人都當孝敬父母,也要守我的安息日。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神把孝敬父母看成和守祂的安息日一樣重要。舊約聖經中所羅門王的箴言,有好幾處教導我們為人子女對父母盡孝道的做法,在1章8節就說到:「我兒,要聽你父親的訓誨,不可離棄你母親的法則。」也就是這樣做才能算有智慧,在10章3節又再一次強調「智慧之子使父親歡樂,愚昧之子叫母親擔憂。」23章22節「你要聽從生你的父親,你母親老了,也不可輕視他。」在23章25節又說到「你要使父母歡喜,使生你的快樂。」這裏的歡喜快樂就是15節中說的孩子們心若存智慧及嘴若說正直話,將使父母親歡喜快樂。

在聖經新約中的以弗所書6章2節說:「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在這之前在6章1節就說到「你們做兒女的,要在主裏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母親節」的意義也應在此!我們為人子女,要讓父母親擁有「天天都在過父親節、母親節」的快樂。並且更重視,為人子女要趁父母健在的時候,趕緊把握住機會,使他們歡喜、快樂!母親所要的只不過是要孩子、丈夫的告知,讓母親安心。丈夫也要嘴甜一點、一個擁抱,就可以勝過一百朵鮮花,都能讓妻子快樂,而且聽不膩,也不用花錢,讓太太心花怒放。

三、現代母親及太太的需要:

說了如何行孝、盡孝,再來說說母親的需要。在新約彼得前書3章7節:「你們作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和妻子同住,因他比你軟弱。與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所以要敬重他,這樣便叫你們的禱告沒有阻礙。」其實作妻子的有很多的軟弱與需要,不要說女性每個月的生理期,在情緒上的波動;現在的女性大都身兼兩職;在體力上本來就比男性虛弱;在決策上比不上男性的智慧。而且在統計上顯示大部分精神壓力的疾病中,百分之七十是中年婦女的憂鬱症,因為這些婦女一心一意為家人而活,兒女長大後,她們就沒有生活重心,再加上有一點病痛,就容易走上絕路。身為基督徒的弟兄要更多的關心我們家的母親或太太,要有這個認知就是一個家庭的責任,不應該只落在的媽媽或太太身上,是要爸爸及孩子們共同一起負責經營的。媽媽或太太既不是家奴,也不是傭人,不應該與家庭劃上等號。在聖經上常用母親的愛來形容上帝的愛,也不斷強調上帝的愛超越母親的愛,因為母親的需要唯有上帝才能滿足。只有上帝能卸下母親的重擔、煩惱,上帝賜下能力給母親。上帝會照顧每一個人。當這些母親願意到上帝面前,神就會安慰你。因為丈夫真的不能真正的瞭解妻子的需要,唯有上帝能瞭解。上帝會賜下能力、愛心、智慧,而且上帝還會賜給你安慰、鼓勵、扶持,所以每一位母親都應該到上帝的面前,向神求恩惠。

四、結語

今天我們能過母親節除了要抱著對母親感恩的心外,我們還要感謝上帝,因上帝創造母親,母親的愛是上帝所賜,也透過母親塑造我們的人格與信仰。其次我們要在內心、在實際行動中表達出尊敬與感謝,母親若已過世了,也要常懷念不可忘記,對那些正盡養育子女職分的母親也要更加尊重她們。三是透過母親節的發揚與紀念母親的愛中,也能使社會有更多的愛,基督徒最能感受到的愛是上帝對自己與世人的愛。母親節的創始源自教會,設立後引起普世的迴響,盼我們都能珍惜母親的愛,使社會上人與人之間更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