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歡喜喜過日子
- 詳細內容
- 發佈於:2015-11-16, 週一 19:02
- 作者 網頁管理者
- 點擊數:764
主題:歡歡喜喜過日子
經文:帖撒羅尼迦前書 五:16~18 黃丁和傳道
身為現代人的我們可說有很大的壓力,在全世界經濟不景氣的影響下我們台灣也不能幸免,在什麼都漲,只有薪水不漲的情況下,又要承擔家庭生活上、社交上、身體上、心理上的壓力,記得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05年曾經說,在2020年全世界有三大疾病需要重視,包括:心血管疾病、憂鬱症與愛滋病。而2015年的現在「憂鬱症」已是造成失能疾病的第一名。103年十大死因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之77.5%,以慢性疾病為主,依序為(1)惡性腫瘤(死亡率:每十萬人口197.0人)(2)心臟疾病(82.9人)(3)腦血管疾病(50.1人)(4) 肺炎 (44.2人)(5) 糖尿病 (42.1人)(6)事故傷害(30.4人)(7)慢性下呼吸道疾病(27.5人)(8)高血壓性疾病(23.3人)(9)慢性肝病及肝硬化(21.2人)(10)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20.8人)。今天的基督徒是有福的,我們有神的話語教導我們說: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箴言17:22)所以我們要做到「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
人生實在是很短暫,短到只是那麼一口氣,人生也是極為寶貴,因為人人只能活一次,在這麼短暫、寶貴的歲月中,是誰決定你是歡歡喜喜過日子,或是憂憂愁愁地過生活?是做一個活得很快樂,或是哀聲嘆氣的人?你是有權力做選擇、決定!
保羅以幾乎是命令性的口吻,向信徒們說:「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 來作為基督徒當有的生活態度,這也是上帝對每一個基督徒的期望,也是我們所當遵行的命令。「喜樂」在聖經總共出現126次、「禱告」在聖經總共出現236次,這代表喜樂及禱告都很重要。現在我們就來思想如何做到「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這三件事。
壹、要常常喜樂
保羅提醒我們,若想要做一個歡歡喜喜過日子的基督徒,首先就要立志做一個「常常喜樂」的人。我們可以從兩個層面來了解「要常常喜樂」的含義:
第一、 「要」喜樂:簡單地說:要立志「要」常常喜樂。特別注意這個「要」字所表達的責任與選擇權。在任何環境中你可以決定「要」或「不要」喜樂。你我都知道事實上,喜樂不是來自環境而卻是來自心境。快樂是自己創造、選擇的。有兩個人從窗口往外看,一個看到滿地的泥濘;另一個人卻看到滿天星辰,什麼是決定你喜樂或不喜樂的因素呢?是你自己的想法、看法。保羅告訴我們,他的喜樂的第一個秘訣,就是做一個「要」喜樂的人。
第二、 要「常常」喜樂:保羅不但要我們立志要喜樂,更要做一個「常常」喜樂的基督徒。而這種喜樂的動力不但來自自己的決心,而且更有上帝的幫助,保羅曾說:「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又說:「應當一無掛慮」其秘訣就是「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 另外又在羅馬書十五章13節說:「但願使人有盼望的上帝,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綜合來說,保羅提出常常喜樂的第二個秘訣就是要「信靠」上帝,這是勝過憂慮的具體方法,所謂「信靠」上帝,就是要「將我們所要的告訴上帝」,「信靠上帝的能力必能、必肯幫助我們!」
貳、要不住的禱告
保羅提醒我們,若想要做一個歡歡喜喜過日子的基督徒,不只是要立志常常喜樂,也要立志做一個「不住的禱告」的人。不住的禱告是支持我們能維持常常喜樂的動力。他也在腓立比書4:6-7這樣說:「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裏,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我們也可以從兩個層面來了解「不住的禱告」的含義:
第一、「要」禱告: 禱告其最簡單的解釋是與上帝交談、聯繫。 他的目的是向上帝感謝、讚美、求寬恕、求恩惠。許多基督徒與上帝疏遠,是因為他疏於禱告,越疏於禱告就與上帝疏遠,在信仰生活中成為惡性循環,而陷入這種惡性循環的原因,乃在於其不懂得禱告的意義。禱告的另一個目的是求寬恕,尤其每天晚上睡前省察自己,有何對不起上帝的地方? 向祂求寬恕。禱告的另一個目的才是求恩惠,將自己所需要告訴上帝,祈求祂的幫助。一個肯親近上帝與上帝談心的人,一個懂得向上帝感恩的人,就會隨時都有上帝的支持與幫助,他必然能夠有常常喜樂的心境與生活。
第二、要「不住」的禱告:一部車子需要不停的充電,才能繼續的在道路上行駛。而不住的禱告是指我們要有信心、不灰心的用禱告求上帝賜下智慧、毅力來克服難處。我們之所以能有信心不灰心的向上帝禱告,是因為深深地相信「上帝凡事都能,在祂沒有難成的事」,如果我們果真相信所敬拜的上帝是全能的上帝,就當鼓勵自己要有信心,且不灰心的向上帝禱告,隨時、隨地、隨事都肯與上帝商談、尋求上帝支持幫助的人,他必然能夠有常常喜樂的心境與生活。有一首短詩這樣說:「多禱告就多有能力,少禱告就少有能力,不禱告就沒有能力!」我們應當建立不住禱告的習慣,因為這不但是維持長久喜樂的秘訣,更是我們之所以能歡歡喜喜過日子的第二個守則。
參、要凡事謝恩
保羅提醒我們,若想要做一個歡歡喜喜過日子的基督徒,不只是要立志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也要立志做一個「凡事謝恩」的人。凡事謝恩是我們能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的原動力。我們可以從兩個層面來了解「凡事謝恩」的含義:
第一、「要」謝恩:我們應該為已經擁有的而感謝上帝。但願我們在每一天、在每件事上都能對上帝心存感謝。
第二、 要「凡事」謝恩:基督徒不只是在順境感謝上帝,也因著「上帝能使萬事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的緣故,在逆境中仍然因信而感謝。所以我們學習做一個凡事「謝恩」感恩的基督徒。「 一個驕傲的人很少是一個感恩的人,因為他總認為它值得多,得的少。」我們應當有一顆充滿感恩的心, 因為這不但是維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的動力,更是我們之所以能歡歡喜喜過日子的第三個原則。
「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 這是我們之所以能歡歡喜喜過日子的最佳守則,我們都當與上帝立約,有決心、毅力的遵行這三個原則。讓我們一生都做一個歡歡喜喜過日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