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是最棒的教師

我們就廣義來說,教師是指傳授知識、經驗的人,所以我們也算是教師,有時候我們會成為晚輩,或者是教會的孩子、青少年的教師,我們的言行舉行,一舉一動,都在作生命榜樣的傳承,這責任是非常大的。我們必須承認自己是很有限的,因為我們生命的榜樣有許多欠缺,所知、所懂、所行、所言都是有限的。所以我們才需要最棒的教師,那就是主耶穌基督。耶穌教導人們像是一位有權柄的人,不像一般的教師。祂的教導哪裡不一樣?

一、教導的目的

    教導的過程不是教師在課堂當中透過講述、影片或黑板等方式來教學生,然後讓學生寫在筆記簿中,這筆記就是考試的重點。而且對於耶穌來說傳遞知識不能算是教導的目的。祂教導的目的有以下三點:

1.使人悔改歸向神

    使人悔改歸向神意思是完全改變我們的生命,與神建立和好的關係;就是改變我們人生的方向,按著神的計畫前進。當人悔改歸向神的時候,我們與神就有美好親密的關係,我們就能明白祂的一切作工,而且能夠順服,願意接受神的鑒察,順服神的安排。也願意照祂說的,引導我們自己去學習,叫我們自己去思想解決問題。

2.培養人長大成熟

    耶穌深知我們各人的性情,了解我們各人的優點和缺點,耐心教導,不斷地培育教養我們,屬靈生命才得以長大成熟。往往「自我」是最大的敵人,若不對付自我,我們仍是活在罪惡中。屬靈生命的操練是一生的功課,就像我們鍛鍊自己的身體一樣,為的是健康,為的是不至於衰老,所以我們的屬靈生命也應當如此。

3.有能力解決問題

耶穌說:「來跟從我。」祂要人們追隨祂的腳蹤,來教導人們如何面對問題,對付問題。當我們跟隨祂的腳蹤行之後,我們不單單得著關懷、保護、醫治、引導,祂更是要管理、督導我們,以至於我們學會靠主得勝。祂管我們是很嚴格的、是要很有規矩的。在跟隨祂的道路上,是走一條準確的路、信心的路、捨己的路。

 

二、教導的原則

    耶穌教導原則完備奇妙,使這世代的教育家也得折服欽佩。耶穌教導的原則,有以下三點:

1.個別關懷(以聽者為出發點)

    關懷是一種愛的見證,耶穌強調「愛」是一種態度,在行動中彰顯出來。耶穌去愛人、憐憫人、醫治人、安慰人、勸誡人、幫助人和鼓勵人,這些都證實了祂「愛」的教育的成功。耶穌也不輕視任何一位來到祂面前的人,祂以聽者為出發點,祂聽到、看到這些人的情況、問題和需要時,祂親切地一一教導和幫助人們。

2.鼓勵參與(注重個人的教導)

    耶穌的教導不只是頭腦的知識,祂注重個人的教導。耶穌鼓勵人與祂一起參與服事。我們接受耶穌給的服事挑戰,我們就有機會學習祂給我們的功課。我們在服事的過程中,一定會與人有接觸與交談,以至於我們能夠互相學習,耶穌就用這樣的方式給了我們個別的指導。參與服事不但能使我們有貼切學習,又能讓我們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滿足。

3.學習和思考並重(有遠大的眼光)

    耶穌時常利用某種比喻或某種問題,來引導或啟發門徒思考另一件重要的事情。惟有能刺激學生思想,而引導他們自己去解決問題的,才是真教育。由此可見學習與思考要一同發揮,才能產生真正的智慧和果效。所以耶穌有遠大的眼光是要人們真正能夠學習明白認識真理,看見我們的態度和行為大大改變。

耶穌是最棒的教師,耶穌說:「你在許多證人面前從我領受了的教導,你也應該交付給你所信任而能夠教導別人的人。」求主幫助我們,祢如何教導我們,我們就如何教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