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是看內心的

1.     心中對神的敬畏

    法利賽人「自言自語」的禱告,這就表示他好像在向神禱告,其實他是講自己多了不起的事給自己聽,他禱告是做給別人看嗎?讓別人覺得他是虔誠的嗎?他對神的態度出了問題,聖經中常常提到「敬畏」與「敬虔」這兩個詞,兩者關係密切,有敬畏的心,才有敬虔的生活。「願全地都敬畏耶和華;願世上的居民,都懼怕祂。」(詩33:8);「不要自以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箴3:7);「…我怎能作這大惡,得罪神呢?」(創39:9)敬畏含有懼怕的意思,敬畏神的人,必然遠離惡事,不敢作惡事,不敢得罪神,因為我們的神是憎恨惡事的。其實懼怕有兩種原因,一種是怕神的威嚴,神會施行審判,神會懲罰,神絕不輕易放過人的罪,第二種原因是怕得罪神,怕傷祂的心,怕神不喜悅。我們敬畏神不僅是怕神的威嚴,我們也怕得罪神。

    那稅吏「遠遠地站著,連舉目望天也不敢,只捶胸膛禱告。」。這個稅吏是一個敬畏神的人,他知道自己不完全,甚至許多時候也有貪財的意念;所以,來到聖殿禱告時,他遠遠站著,連舉目忘天也不敢,只捶胸膛禱告。這表達他內心對神的敬畏,他怕神的威嚴、怕得罪神,因為神絕不輕易放過人的罪,神會懲罰,神會不喜悅,神會傷心難過。

    我們承認自己不是完美的人,我們會判斷錯誤的,我們會說錯話的,我們會做錯事的;求神賜給我們智慧,儘可能在做人和做事方面取得平衡點,這是神所喜悅的。「上帝必成全敬畏他的人的心願;他聽見他們求救,就拯救他們」。(詩篇145:19)「凡敬畏耶和華、遵行他的道的人多麼有福!」(詩篇128:1) 「但願他們常有這樣的心思,時刻敬畏我,謹守我的一切誡命,好叫他們和他們的子子孫孫,萬世萬代,凡事順利。」(申命記5:29)

2.     心中對人不藐視

法利賽人說:「我不像別人,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這個稅吏!」他還說:「我一個禮拜禁食兩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他說他不像別人做了許多錯事,特別還跟旁邊的稅吏比較。他遵行了律法的規範就很了不起了,就可以得到神的悅納,就可以跟神誇耀了,他卻不了解神的心意。神的心意是什麼呢?在彌迦書6:7-8記載著:「神會喜歡我獻上成千隻的公羊,或上萬道河流的橄欖油嗎?…祂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神不要我們只是遵行律法,更重要是伸張正義,實行不變的愛,謙卑地跟我們的神同行。法利賽對人卻沒有愛心,心裡非常驕傲、看不起別人;這往往會是我們根深蒂固的不良習性,高抬自己、炫耀自己、藐視別人。這就跟神的心意有很大的距離了。

稅吏說:「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他沒有說他不像別人做了許多錯事,甚至沒有藐視人,因為他知道自己不配,就沒有資格藐視人甚至拿人來比較突顯自己的好,只求神可憐他,赦免他。我們要知道自己也有不足的地方,但因為我們從神領受這樣多的恩典,應該存感恩的心。法利賽人犯了 錯,他藐視別人、輕看別人。「你這個人,為甚麼評斷你的弟兄姊妹呢?為甚麼輕視你的弟兄姊妹呢?我們都要站在上帝面前接受祂的審判。」(羅馬書14:10) 將來我們都要站在神的審判台前,必要將自己一切所言所行的事都在神面前受檢視,為自己的言行負責。

3.     心中要存著謙卑

    從稅吏的言語、肢體表達就能知道他謙卑的態度。所以在14節,「我告訴你們,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為義了;因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主耶穌指出“回家去時已經得算為義的,是這個稅吏而不是那個法利賽人。”並且說明原因:“因為凡高抬自己的,將被降卑;凡自己降卑的,將獲高抬。”這裡說到「算為義」意思就是宣告為無罪。稅吏謙卑的來到神面前,心存痛悔,於是就白白的被上帝算為義人,他得到神的赦免,得神的悅納。

    「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神卻叫我們願意謙卑下來,重視神所看中的,就得尊榮、尊貴,被主所喜悅,這就是基督徒的蒙恩之道。神願意看見人先降卑,然後祂才要把人升高。祂就看謙卑的人,要在這人身上顯明祂的榮耀與豐富。威廉克理 (William Carey) 禱告說:「主啊!我將我的軟弱奉獻給你,願你顯出你的榮耀來。」神使他成為著名印度宣教士,他也事先擬好他的墓碑,寫著:「這裡躺著一個卑微,一無所有者,他將自己的一切交託神。」 「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雅4:6)

結論

    神說:「…因為我看人不像世人;人看外表,我看內心。」求主幫助我們在這新的一年,更新我們的心,使我們在神面前有敬畏的心,敬畏祢是智慧的開端,敬畏神的人,必然遠離惡事、試探。使我們對於人沒有藐視控告人的心,而是我們更要伸張正義,實行神的愛,謙卑地緊緊與上帝同行。使我們的一生都帶謙卑的心,因為神賜恩典給謙卑的人,祂有豐盛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