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真諦

哥林多教會是保羅第二次旅行佈道時所建立的教會,而這封書信是保羅第三次旅行佈道時在以弗所城寫的(55年左右),是寫給哥林多教會眾會友們,教導他們在希羅文化的環境下如何活出新的生命。哥林多教會是「典型的問題教會」。由於龍蛇混雜,萬教雲集的緣故,使得哥林多這個字成為放蕩和道德淪落的代名詞。保羅在6章:9-10節就列出一些哥林多城人的罪,而哥林多教會有些信徒也一度沈迷在這些罪中,不願意脫離環繞他們的世俗文化。以至於大部份信徒都無法脫離,自私、不道德,和不信的老我。雖然教會的恩賜很豐富,知識不缺乏,工人不短少,可是靈性的表現並不成熟,所以保羅憂心的寫了此信。以下我們就用13章來與各位分享保羅「永恆的愛」的要義。

一、愛的重要(1-3)

一切的恩賜和品德,若沒有愛在其中,就只是鳴的鑼響的鈸一般,毫無用處。也就是會功夫的人練了一身的好功夫,若没有愛,不但没有用還會傷人。像那造就人的恩賜,有先知講道之能的若沒有愛,就不能為神忠實的傳言;還會害人走錯路。有些能夠濟助他人,甚至犧牲性命的人,也有的是因為「沽名釣譽」,或為積功德,而絲毫沒有出自愛心的,這又算得甚麼呢?但相反的若有愛心且有行動及各種恩賜的人就能助人、甚至救人;加拉太書5章6節原來在基督耶穌裏,受割禮不受割禮,全無功效;惟獨使人生發「仁愛」的信心,才有功效及22節聖靈所結的九種果子第一個就是「仁愛」;還有四福音書中耶穌教導門徒最大且第一的誡命是「愛神、愛人」,都強調「愛」的重要。說到這兒我們可看看十九世紀起遠道來台灣宣教的各國宣教士一樣,他們一生都守著神的愛這一條路,所以讓我們在這塊土地的後代子孫能享受到神的愛,有好的環境可以過生活,最重要的是得到救贖之恩,這些宣教士們有馬雅各醫師、德馬太醫師、甘為霖牧師(台灣盲人教育之父)、馬偕醫師、蘭大衛醫師、戴仁壽醫師(台灣痳瘋病患者的天使)、孫雅各牧師、孫理蓮師母(台灣的母親)、薄柔纜醫師、南斯拉夫籍醫師范鳳龍醫師、貝靈恩教士、戴德森醫師、羅慧夫醫師、瑪喜樂宣教士、羅樂道牧師等。這些人的「愛」給我們社會一盞明燈。

二、愛的真諦(4-7)

甚麼叫作愛?希臘文裡有四種愛:第一個是「eros」指兩性之間的愛情,是性愛。這個字在新約中沒有出現過。第二個是「storge」指血緣關係之間的愛,是倫常的愛。這個字在新約中也沒有出現過。第三個是「philia」描寫一種同時涉及身心靈的熱情,親密而溫柔的關係,是人間最高的愛。這個字在新約中有出現過,但次數不多。第四個是「agape」是神的愛,只在希臘文的宗教文獻中出現,一般人很少用。

約翰福音3章16節「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13章34節「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這裡的愛就是agape ,當耶穌復活後向門徒第三次顯現(加利利海)時 主耶穌連二次問彼得(約21章15-17節),「你愛我嗎」?是用agape,彼得乃是用這普通的愛philia回答他所以主心不滿足,到第三次,主改用philia普通之愛的愛字問他。那時彼得知道主心裡不滿意,所以用普通之愛的愛問他,所以就很慚愧的憂愁傷心起來,同時也必決意以agape最高最深的愛而愛主:愛──是專求對方的利益,不為自己打算,用「恆忍,恩慈」四個字來總括他的意思,「恆忍」就是不灰心,「恩慈」,就是用恩惠幫助人。我們再用「八不」、「四凡」為其詳論:

(一)八個「不」字解釋「恆久忍耐」:1.不嫉妒 2.不自誇3.不張狂4.不作害羞的事5.不求自己的益處6.不輕易發怒7.不計算人的惡8.不喜歡不義。(二)四個「凡」事解釋「恩慈」:1.凡事包容:為對方著想,雖然有人得罪我,也毫不計較。2.凡事相信。3.凡事盼望。4.凡事忍耐:被人誤會,也不怨恨。

三、愛的時效(8-13)

第八節保羅說了「愛是永不止息」,接著他繼續說先知講道之能、說方言之能、知識等都將歸於無有,因他要告戒哥林多人,他們引以為傲的知識或恩賜,都是短暫的,唯有愛是永存。也在跟我們說只有愛是可長久不變,因為講道乃是為神傳言,以後人到主前,就不需要傳言了。至於方言,乃是與神靈交,或是佈道作見證而用,到將來也失效用。「知識」──是人生之光,對神的知識更重要,「我的民因無知而滅亡,你棄掉知識,我也必棄掉你。」(何西阿4章6節上)但保羅教訓信徒,也常說「豈不知,當知」。但與主面對面的時候,知識不再有用,「那時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樣」。在11、12節保羅強調目前的情況和將來的完美相比,就像兒童的幼稚與大人的成熟相比一樣,哥林多人認為久長的東西,其實都是短暫的,因此要他們應該着眼於有最高價值的永存事物「愛」。最後保羅用信、望、愛來做結論,他說這話的意思是到了主來的日子,我們所信的已昭然在目,我們所盼望的也已實現,只有愛永不變,反更完全。

結語

很多人認為哥林多前書13章是保羅寫的最偉大的文獻。這是他對屬靈恩賜討論的中心信息,因為他在12章討論恩賜的分配以後,接著在13章先討論做教會所有事工應有的態度,最後在14章指出恩賜的使用。在13章最後保羅以初代教會時常被提起的三美德(羅馬書 5: 1-8;以弗所書4:2-5;帖前 4:9-14),勉勵哥林多教會說:如今長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並不是說信和望不重要,這兩項都是發自內心的理念和美德。「信」(faith)是相信上帝,一點不疑惑;「望」(hope)是對未來的盼望,就是指向尚未見到的來世,現在要耐心等候,看上帝成就他的旨意;「愛」(love)是面對面看到了上帝榮耀的彰顯。愛也是現今要實踐的美德,所以保羅勉勵我們不要讓信仰變成空談,要用愛來彰顯基督徒的馨香之氣。求聖靈引導我們而我們也願意順服聖靈的引導,學習用耶穌的愛來解決所有的問題;並成為靈命成長的階梯。今日是清明節前的主日禮拜,我們在為先祖掃墓時家族親人大家在一起時更要思想,先祖對我們的愛。